<big id="llfzt"></big>

      <noframes id="llfzt">

            岳陽網 >新聞中心 >湖南

            守護生命之旅——湖南為遷飛候鳥保駕護航
            時間:2024-03-13 10:43:29 來源:湖南日報

            人類最大規模遷徙“春運”剛結束,全球候鳥又拉開了北遷序幕。

            湖南,不僅是候鳥越冬地,更是重要中轉站?!傍B類出于本能沿相對固定路線遷飛,在全世界形成了9條重要遷徙通道。其中,東亞—澳大利西亞遷徙線路是遷飛候鳥種類和數量最多的一條,我省正處于這條通道上?!笔×謽I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處負責人介紹,3月上旬,在洞庭湖等地越冬的雁類、鴨類以及天鵝已經陸續啟程北遷;3月下旬開始,從華南以及更南方地區啟程北遷的候鳥又將陸續進入我省,從藍山縣南風坳—四海坪、桂東縣南風坳、炎陵縣牛頭坳、新寧縣黃沙塘、城步苗族自治縣大竹山、隆回縣屏風界等“千年鳥道”過境。

            候鳥翩躚,山水如畫,啟迪著湖南人珍愛大自然的每一個生命,與萬物和諧共生。3月初,省林業局在藍山縣啟動湖南省2024年全民愛鳥行動,號召守護候鳥的生命之旅。

            1.三輪冰凍,湖南的越冬候鳥還好嗎

            “你仔細找找,可能還有小天鵝?!?月10日,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采桑湖管理站站長余志兵指點記者用觀鳥望遠鏡搜尋候鳥身影。

            一群小天鵝在采桑湖越冬。(資料照片)石述威 攝(湖南圖片庫)

            去年冬天,約7萬只候鳥在采桑湖越冬。白琵鷺、蒼鷺、鸻鷸、小白額雁、豆雁以及各類鴨群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白鶴和青頭潛鴨,也最喜歡這里?!靶√禊Z在這片水域少見,這次越冬來了一大群?!庇嘀颈浀们宄?,天鵝群剛來時,有數只幼鳥,長著黑色鼻梁和灰色羽毛。

            為了迎接候鳥越冬,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新修3公里、加固3.5公里生態矮堤,修建4座控水閘,補種水草修復濕地258.13公頃。但人算不如天算,去年12月以來,兩個多月內連續三輪低溫雨雪冰凍天氣,令湖區大部分淺灘和低水區域結冰,低層水草和魚蝦螺蚌都凍在冰層下。

            “許多水鳥依賴淺水灘涂覓食,包括小天鵝?!庇嘀颈f,發生第一輪冰凍時,他帶著管理站工作人員每天步行3公里巡湖查看候鳥狀態,發現白鶴和青頭潛鴨一出現覓食困難就馬上再度遷徙,“如果小天鵝在這種天氣下也再度遷徙,幼鳥很可能活不下去?!?/p>

            情況緊急,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聯合省內生態環保組織,加急采購玉米、稻谷等原糧2000余公斤以及1300袋水草,用于補充鳥糧。春節前后,采桑湖、大小西湖、譚家圍子等越冬候鳥集中棲息區域都實施了多次人工投食。

            經過一冬休養,采桑湖的小天鵝幼鳥都換上黃色鼻梁和潔白的羽毛,長成了成鳥?!?日夜里飛走了一群?!庇嘀颈f,根據近日巡護觀察,這些小天鵝遷飛前膘肥體壯。

            “全省幾乎所有遭遇冰凍災害的候鳥越冬地,都采取了持續觀測野生鳥類取食情況、及時補充鳥糧的做法?!笔×謽I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處進行了統計,三輪雨雪冰凍天氣來襲期間,我省在候鳥越冬地投放玉米、谷子、冬小麥等候鳥食源55次、共29.55噸,救護傷病、饑餓候鳥75只,確保候鳥越冬食物充足。

            2.護鳥遷飛,各地抓緊查漏補缺

            郴州至永州,連綿不斷的山嶺筑起湖南“南大門”。3月的縣城已有楊柳風的暖意,望不盡的山頭卻仍舊寒意凜然。

            藍山縣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站站長蔣從武驅車進山,盤旋而上一個半小時后,一間白板藍門、接通臨時電線的集裝箱房屋突兀地出現在深山,門邊掛牌“南風坳候鳥保護站夜間值勤點”。

            “今年護鳥,這個鐵皮屋將發揮重要作用?!笔Y從武指向濃霧深處,那兒就是著名的南風坳“千年鳥道”。藍山縣全縣范圍基本都是候鳥遷徙區域,全省12條重要候鳥遷徙通道重點保護區域中,該縣占3處。每年3月下旬至5月初,數以百萬計的候鳥從此過境。

            湖南省候鳥保護兩年行動候鳥主要遷徙通道線路示意圖。

            候鳥遷徙季節,蔣從武和同事進山24小時值守巡護。2023年,藍山縣投入200余萬元,購置了集裝箱房屋、監測候鳥設備及護鳥設施等,將候鳥保護站點全部遷移到“千年鳥道”的關鍵隘口處?!澳巷L坳候鳥保護站夜間值勤點就是遷移保護站點,3月20日開始,值守人員入駐,24小時值守?!笔Y從武說,同樣遷移的站點有7個,今年可以確保所有進入候鳥遷飛通道的人員都接受檢查。

            為護航候鳥安全遷徙,我省設立野生動植物保護和林草有害生物防控指揮系統,14個市州、122個縣市區建立跨部門協調機制;雪峰山脈、羅霄山脈、武陵山脈、南嶺山脈以及洞庭湖等候鳥重要遷徙通道、棲息地共建成保護站點43個;多地探索候鳥保護聯保聯防機制,實現“護鳥組織聯建、護鳥執法聯管、生態教育聯手、生態經濟聯謀”的四聯發展。

            今年春節前,省林業局專門部署候鳥保護工作,要求各地從巡護值守、收容救護、執法打擊、宣傳引導等各個方面查漏補缺,強化基層候鳥保護薄弱點,摸索更為有效的管理方法、優化候鳥保護巡護制度。

            3.“兩年行動”從根本上織牢保護網

            “野外監測仍然‘用腳走、憑眼看’,普遍缺乏監測瞭望、遠程高清監控、衛星遙感等信息化、現代化管理方法和技術,對遷飛過境的候鳥種群種類、數量和活動規律掌握不全面,沒有建立起全省候鳥遷飛信息數據庫,難以出臺針對性的保護措施?!苯衲耆珖鴥蓵陂g,全國人大代表、岳陽市屈原管理區惠眾糧油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陽岳球拋出了問題。

            “科學、系統織牢候鳥保護網,我們規劃開展‘湖南省候鳥保護兩年行動’?!笔×謽I局相關負責人作出回答,未來兩年,將在全省鋪開候鳥資源普查、越冬水鳥同步調查與物種編目,并在此基礎上,對遷徙候鳥多樣性熱點和生境敏感性高的區域進行精準識別、實地踏查、充分論證,精準劃定候鳥遷徙時空邊界并明確保護范圍,形成湖南省候鳥遷徙通道重點保護區域名單,實施精準、高效管護措施。

            3月3日,“跟著大雁去遷徙”活動在岳陽市屈原管理區舉行送候鳥北遷儀式。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張京明 攝

            在夯實基礎調查研究同時,各級林業部門已著手在湘西北武陵山、湘北洞庭湖平原、湘西南雪峰山、湘中丘陵-南嶺和湘東羅霄山脈等五個候鳥主要遷徙通道所涉及的49個縣(市、區)以及湖南南山國家公園、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南洞庭湖省級自然保護區,新建和修繕69處候鳥保護站點,重構省內多站點、多網格的候鳥保護格局。

            按照行動規劃,到2025年,我省將開發完成1套候鳥遷徙通道智能監測管理系統,完成69處候鳥遷徙通道智能監測系統前端設備和52處分控中心布設及建設。省林業局相關負責人稱,到2026年,“全省一個庫、全省一張圖”的鳥類遷徙保護及管理體系初步建立,精準開展候鳥保護、監測及救護工作就有了依據。

            (編輯:李海鷗)
            AV不卡在线中文_在线观看日本亚洲一区_国产视频福利在线_亚洲精品制服丝袜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