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日報全媒體訊(通訊員 梁煥鑫)時下,正值藠頭田間管護的關鍵時期。3月12日,筆者來到湘陰縣三塘鎮,只見數十名村民分布在基地各處,忙著松土、除草、清溝覆土,對藠頭進行“春管”,確保今年增產增收。
放眼望去,田間地頭被藠頭苗鋪上一層新綠,村民忙碌的身影和機器轟鳴聲交織在一起,描繪出一幅勃勃生機的景象。
“這個活不累,管護一畝藠頭就有幾百元收入,干得好老板還要發獎勵?!碑斕煜挛?,村民黃立強正推著機器在基地進行清溝,一走一推中,溝渠被清理干凈。他直言,現在管護用上機械化之后,效率更高。短短三小時,兩畝地就被他清理完。
黃立強口中的老板是民樂村的黃剛強,于2017年成立三塘共田藠頭種植合作社,目前種植面積為500多畝,去年畝產350-400斤左右。
同年6月,合作社又引導周邊村民30余名農戶參與藠頭種植,成熟后再按照市場價進行收購,每戶增收1-2萬元,“小”藠頭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大”產業。
三塘鎮位于湘江尾閭,洞庭之畔。該鎮種植藠頭歷史悠久,特有的地理位置和氣候,適宜藠頭生長,2005年,三塘藠頭被列入“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三四月份是管護的重要時期,能讓土壤更疏松,透氣性好,還能避免病蟲害,從而增加產量?!闭劶疤镩g管理,黃剛強打開了話匣子?!耙N出好藠頭,最關鍵還是清溝瀝水,為藠頭生產提供優質環境?!?/p>
隨著農業生產機械化的不斷推進,藠頭也走上了機械化種植之路,幫助農戶們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擴大種植規模。
此外,縣農業農村局安排農業技術人員進田間指導,向農戶推廣藠頭機械化種植技術,定期開展標準化生產、病蟲綠色防控及田間管理等培訓,讓農戶科學種植、提高產量。
藠頭生美味,天下識三塘。近年來,三塘鎮通過政府引導、協會組導、市場主導,廣泛發動農戶種植藠頭,通過與海日食品等龍頭企業合作,生產的甜酸藠頭、袋裝藠頭銷往國際市場,擦亮三塘藠頭金字招牌。